题目:“百年工运·蓉城匠心——劳动光荣照亮新质未来”全国财贸轻纺烟草系统城市产业工会深化产改推进会
以“产改”破题 以“匠心”筑城
——全国财贸轻纺烟草系统城市产业工会深化产改推进会的成都启示
2025年3月27日,全国财贸轻纺烟草系统城市产业工会深化产改推进会在成都召开。这场汇聚22个省(直辖市)、19个城市财贸轻纺烟草工会、13个省内行业工会、企业工会以及90项创新实践的高规格会议,不仅是对过去几年产改成果的集中检阅,更是对未来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战略谋划。从成都市茶业工会的“职业发展”案例入选全国“2290”经验成果,到昆明市财贸工会的“三位一体”维权服务模式,再到四川中烟成都卷烟厂、成都彩虹集团等企业的产改实践,这场会议揭示了新时代产业工人培育的深层逻辑——以思想引领铸魂、以技能提升强基、以权益保障暖心。
在思想引领方面,要坚持从“政治高度”到“情感温度”。产改的核心在于“人”,而人的核心在于“思想”,必须要实现“以政启人、以情动人、以理服人、以常化人、以阵地聚人”。这一理念在成都的实践中得到生动诠释。成都市财贸轻化纺工会以“劳模工匠宣讲团”为载体,让党的创新理论“声”入人心。例如,成都家政服务业工会联合会推动200余家企业建立工会组织,通过“微课堂”“故事会”等形式,让政策宣讲既有高度又有温度。
更值得关注的是,会议发布的“2290”经验成果中,10项“思想政治引领”案例均强调“浸润式”教育。如成都市茶业工会将茶艺培训与红色文化结合,让产业工人在习茶过程中深刻感悟工匠精神。这种“寓教于行”的模式,打破了传统思政教育的刻板印象,使思想引领真正“活”起来。
在技能提升方面,要坚持从“单点突破”到“生态构建”。技能是产业工人的立身之本,而产改的关键在于构建可持续的技能成长体系。会议公布的20项“技能提升”案例显示,各地已从单一竞赛向“培训—竞赛—认证—晋升”全链条转型。例如,四川中烟成都卷烟厂依托“劳模创新工作室”,推动技术攻关与技能传承并行,近三年培养高级技工超500人。而在成都彩虹电器,通过引入AI技术培训电商直播团队,仅一年时间,3人小组扩容至百人规模,直播销售额占比突破30%。这种“产业需求导向”的培养模式,让技能提升不再是“空中楼阁”,而是直击企业痛点的“及时雨”。
在权益保障方面,要坚持从“基础维权”到“幸福赋能”。产改的最终目标是让产业工人共享发展成果。成都市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,在家政、物流等行业推广“一键入会”“云端维权”等数字化服务。产改不是口号,而是真正要让一线产业工人看得见、摸得着、感受得到。这种“权益—发展—幸福”的递进式保障,正是产改从“试点”走向“深化”的核心密码。
当成都茶艺师在国际舞台展示“川茶匠心”,当成都彩虹集团的“AI工匠”在直播间推介“成都造”,这些鲜活案例共同诠释了一个真理:产改的终极价值,不在于培养多少“技术能手”,而在于让每一位劳动者都能在高质量发展中找到自己的坐标。产业工人的高度,决定中国制造的高度。而成都,正以它的创新实践,为全国的产改工作提供了一份可复制、可推广的“方法论”。
备注:“2290”经验成果是指22个城市产业工会牵头抓总工作实践,10个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实践,20个促进技能提升工作实践,20个健全职业发展通道工作实践,20个加强维权服务工作实践,20个深化建功立业工作实践。